市普法办多手段普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


 

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充分发挥法律服务、法律保障等职能作用,进一步提高我市法治建设水平,造浓我市法治氛围。市普法办将上级要求与丰城实际结合,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,自选动作有特色,做好了如下工作:
1、网吧普法,让网民“边上网边学法”。依托杨柳湖网络文化一条街的优势,逐一落实网吧管理员的责任,将所有网吧电脑的桌面背景设为法律宣传画面,针对网吧网民年轻化特点,主要宣传预防黄、赌、毒和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等内容,开机即显,针对流动网民开展定向普法,营造良好网吧法治环境,有效促进了网络虚拟社会的稳定。
2、公交普法,让群众“边坐车边学法”。 从2012年5月起,在全市12条线路、65台公交车内安装普法U盘,滚动播出通俗易懂的“普法五字歌”,让乘客们在途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法律法规知识。
3、广场普法,让群众“边休闲边学法”。将乡镇(街道)的中心休闲广场打造成法治文化广场,嵌入法治名句石刻、法治展板、法治谜语等法治元素,让人民群众在日常休闲中接受法治的熏陶。目前主城区(街道)的法治文化广场已经建成,其他乡镇的正在推进。
4、祠堂普法,让农民“边议事边学法”。大力推进农村祠堂改造,注入新型法治文化,将全市2043个农村祠堂,从上灯修谱、决议宗族事务的封建场所改造成守法的“课堂”、普法的“展堂”、民主的“议事堂”、法制的“书堂”、矛盾纠纷的“和解堂”。
5、校园普法,建立全职的法制副校长队伍。2014年,在全省率先开展“一校一警”工作,聘请110名已退休或临近退休的政法干部担任全市各中小学“校园警察”兼法治副校长,由市公安局统一发放聘书,进一步增强了依法预防和处置校园治安问题的能力,浓厚了校园法治氛围。2016年4月,副省长、省公安厅厅长郑为文对我市“一校一警”工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,并要求在全省推广。
6、文艺普法,打造法治文化精神粮食。组织草根文艺骨干,将法律法规编入小品、戏曲等节目,先后创作出《五字歌”腰(军)鼓》、《我可敬的亲人、我幸福的生活》、《金牌调解暖我心》、《寸土不让》等普法文艺作品,举办了“和谐颂”新春文艺汇演、“我身边的故事”法制宣传教育演讲等主题演出,让群众受到生动形象的法治文化熏陶。
7、微博普法,建立网络普法新阵地。依托丰城“两报两台两网一微信一微博”(丰城报、丰城手机报、丰城电视台、丰城广播电视台、丰城政府网、365国际娱乐平台网、微信公众号丰城发布、江西省丰城市司法行政官方微博),打造法治宣传主阵地,近年来,共刊登和播放各类新闻稿件700余篇(条)、10万余字、1300余分钟。
8、重点青少年普法,做到精准定位。大力宣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、义务教育法,针对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难题,2012年在全省率先建立阳光学校,对不适宜在普通学校就读的青少年进行专门教育矫治,将法治课作为他们的重点课程,着力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、规则意识。
9、金牌调解,做到调解先普法。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,以《人民调解法》为依据,探索建立矛盾纠纷“金牌调解”制度,在全市32个乡镇(街道)和568个村(社区)全部建立“金牌调解室”, 选聘素质高、懂政策、处事公道、群众信得过的人,培养成农村“法律明白人”,组成600余人的调解员队伍,开展法治宣传、法律咨询、化解矛盾纠纷,成为群众身边以案释法、化解纠纷的“社会法庭”,构筑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。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乡,要事不出市,矛盾不上交”,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10、社区矫正,做到入矫必普法。依托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和远程帮教会见中心,为社区矫正、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普法教育,对新入矫人员每月集中进行一次入矫宣告仪式;每年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一次法律法规专题学习,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法治的力量,有效降低了重新犯罪率。